您现在的位置: 凯发旗舰平台首页 >
新闻资讯
【 】 【 】 【 】

玫瑰书香·阅读悦美 |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凯发旗舰平台

来源:沿河农信联社   田小桐 发布时间:2024-08-26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许三观一次又一次地踏上卖血之路,用自己的血液去换取生活的希望。这本书以平实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韧。

      “他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所以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看完这本书后,我也对余华在自序中所概述的许三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许三观本是普通送茧工人,因听闻“没卖过血的男人娶不到女人”开启卖血生涯,一生共有十二次卖血经历。卖血让他娶妻、为孩子添新衣、让被抄的家重焕生机、让家人吃上饭。面对生活苦难与命运挑战,他一次次靠卖血带领家庭跨越难关。然而,岁月流逝,他渐显苍老,血也不再值钱,最终因卖不出血而哭泣收尾。

      在许三观的观念里,干活挣的是汗钱,卖血得来的是血钱,至高无上且要用在刀刃上。他每次卖血前都大量喝水以多卖血,卖完后必去饭店点一盘猪肝、喝黄酒,他认为这是生血最快的方式,也是第一次卖血时别人教给他的。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卖血来钱快,很多人选择此路,而农民们对卖血利弊全然不知,只晓得卖血能挣钱。对此,我深感遗憾,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无知。

      每次看到许三观卖血,尤其是他为给一乐治病多次卖血时,我都为这个朴实的人揪心,生怕他在文末死去。所幸,他活了下来,且活了好久。书中李血头让人印象深刻,嘴上说着“不拿人民一针一线”,却大肆收受卖血人的礼,这种心口不一的行为在当下必然会被查处,绝不允许中饱私囊的现象存在于当代社会。正如人们所说,做人要对得起良心,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就不该拿取人民丝毫。

      文末,许三观老了,看到饭店的猪肝和黄酒又想去卖血,这次是为自己,可却无人收他的血。他哭了,我既为他难过,又为他庆幸,他终于不用再卖血。血,是许三观抵御生活苦难的筹码、卑微的希望;卖血,是他对抗生命不幸的方式、生活的信念。生活不易,不仅为生存,更为尊严。在那个时代,用血换爱与尊严或许值得。如今我们生活在美好时代,无需卖血就能拥有爱与尊严,所以我们应更加感恩珍惜生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