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精准滴灌” 深耕“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凯发旗舰平台
汇川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结合辖区农业产业特色,持续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提档升级,通过普惠金融大走访、金融夜校等方式,为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特色休闲避暑民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潜心助力乡村振兴。
强信贷助脱贫增收
“这些牛粪准备撒到附近庄稼地里育肥,种植黑麦草。”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白果村村民赵兴亮一边清扫牛圈一边介绍,“今年卖了两头,圈里还有十三头,现在一头牛能卖一万二千元左右。肉牛养殖行情不定,三年才出栏,养殖成本高。除了饲草秸秆外,购买饲料、酒糟等要周转资金。去年在农商银行贷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明年到期,等圈里的牛陆续卖出后,还款没有问题。”赵兴亮充满信心地说,“我还养了40多桶蜂,种了12亩钱胡,一年干下来,稳定有十来万元的收入,明年款还了还要继续贷。”
为了让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汇川农商银行强化对脱贫人口的小额信贷政策支持,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掌握脱贫人口清单,针对性开展普惠大走访,扎实开展专项服务行动,分类管理、分类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及时给予续贷和展期,对低收入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生产经营,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方面给予倾斜。
该区板桥镇大沟村脱贫户刘明书,2017年开始养猪,在小额信贷帮助下,从十余头发展到如今六百余头,成了当地养殖大户,带动十多名村民稳定就业。刘明书说,今年初又在农商行贷了45万元,种了110亩烤烟,获得丰收,感谢政府的关心和银行的帮助。
与此同时,汇川农商银行还积极引导脱贫农户及监测户积极对接2024省外引牛养殖等专项奖励补贴政策,通过“黔农·农惠贷”等脱贫人口专属信贷产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100%满足需求。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30余万元,涉及210多户。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贷款290余万元84户。
强基础抓服务
“一亩地匹配3000元额度,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算,利率最优惠,现场签约现场放贷,方便快捷。”入冬以来,团泽镇支行客户经理官智强带领业务人员进村入户,向烤烟种植户宣传烤烟贷款政策。官智强说,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部分外地烟农,由于种植面积大,前期投入高,银行均给予方便快捷灵活的贷款支持。在该镇木杨村流转700土地种烤烟的叶飞,通过现场调查评级授信后,一个多小时,5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种烤烟刚刚启动到处都要用钱,要支付土地租金,要请工人,接下来还要买化肥、薄膜、烟苗、燃料等等,自己投了几十万元,但还是不够。”叶飞舒了口气,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我们采取优惠贷款利率,便捷贷款流程等方式发放专项烤烟种植贷款,获得种植户好评。全年共计为辖区224户烟农发放烤烟种植贷款3900余万元。”汇川农商银行业务发展部“三农”业务管理员杨毅介绍,“今年,我行与汇川区农业农村局联合牵头,成立区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形成常态化联席工作机制,按季度开展工作调度,了解产业发展情况,摸清产业分布区域和经营主体清单,深入研究难点堵点,找准切入点服务点,改进金融服务举措,确保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评级授信面达100%、信贷支持达到“应贷尽贷”,加大对重点产业支持力度,助推优势产业高效发展。今年以来,共计发放烤烟、中药材、蔬菜、高粱、辣椒等经济型种植及猪、牛、羊、鸡等牲畜养殖贷款1880余户,金额1.5余亿元。
强化信用工程提档升级
位于汇川区板桥镇的遵义市牧丰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5年开始,农商银行持续放贷,支持合作社发展,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22年又发放390万元贷款,用于建设、技改四栋全封闭、自动化标准鸡舍,通过技能改造,目前年存栏蛋鸡12万羽,日产鲜蛋10余万枚,实现年产值2300余万元,解决就业30余人。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汇川农商行因地制宜支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农家乐等市场主体发展第三产业,持续支持板桥镇、泗渡镇乡村农家乐休闲避暑经营及建设。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开民宿的郭华江,去年贷款20万元,将开了多年的“绿林农庄”装修一新,今年避暑旺季里,25间客房全部住满,以黄焖鸡为特色的餐饮生意也越来越好。
“我行对辖区内板桥、泗渡红色旅游乡村建设新增授信农户179户,授信金额2300余万元,支持农村新房建设、旧房改造、住房装修、庭院建设等宜居农房建设,助力新时代农房建设。”汇川农商银行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张小凤介绍,将“千万工程”经验以及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体系,融入汇川区“和美积分”乡村治理模式中,结合“和美管事员”“先锋党员”“和美村寨”“和美家庭”评选,根据农户积分给予不同的贷款利率优惠和授信额度提升,发挥金融助力作用,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诚信友善的善治乡村。
今年以来,汇川农商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3.72亿元,累计支持各类市场主体9636户,其中累计投放农户贷款11.41亿元,支持农户960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