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农信答卷:“金融外卖” 普惠市民-凯发旗舰平台
2023年以来,贵州农信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易地扶贫搬迁户、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在黔经营户等未获得当地户籍以及获得当地户籍不满3年的新市民群体,打破传统的等客上门观念,创新开展线上接单、派单、送单、护单全流程“金融外卖”服务。客户只需通过线上程序提出金融服务需求,便可享受金融外卖骑手上门一对一办理业务。截至目前,已开展“金融外卖”服务16377人次,其中办理信贷业务1576次,投放信贷资金1.048193亿元,支持652户新市民就业创业发展。
搭建“金融外卖”平台接单
正当杨永成为后续资金发愁的时候,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兴义农商银行“金融外卖”“扫码下单,30分钟上门办贷”的宣传语,于是立刻跟随操作,在贵州农信黔农金服小程序上简单填写了自己的金融需求。25分钟后,抢到这笔业务订单的兴义农商银行“金融外卖员”朱婷婷骑着摩托车到达约定地点,现场了解了经营情况。1小时不到,杨永成10万元的评级授信已经完成,通过黔农云就能够随时支取这笔贷款,随用随贷,方便又灵活。为方便给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兴义农商银行选择在人流量大、中小商铺密集的桔山广场附近挂牌成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制定完善中心运营机制、标准化服务手册、运营功能岗位设置、业务流程等,负责统筹和服务好新市民贷款、存款、社保卡办理等金融业务。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办公面积约1000平方米,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14人。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大力支持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按照办贷手续简便、办理快捷、期限灵活的原则,围绕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整合新市民贷款、社保卡办理、etc通道办理、pos机办理、码牌办理等业务,开发“黔农金服”线上小程序,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便利性。工作人员可通过后端系统实时查看当前小程序客户使用情况,包括申请办理业务客户的姓名、电话、坐标地址、申请事项、预期金额等信息,及时对任务工单进行快速处理。截至目前,累计接到“金融外卖”服务订单1637个,骑手小分队接单办理信贷业务1576人次,办理社保卡、收款码等61人次。
灵活“金融外卖”方式派单
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建立系统配单优先机制,按照客户经理对系统分配任务的综合完成情况,分为优先级和次优先级。在与等待客户充分沟通后,由后台工作人员根据当前客户经理接单数、办理状态、距离客户远近等情况,快速指派1名合适的客户经理上门服务,并以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将接单情况告知客户。若遇到客户经理都处于满单状态时,由后台人工在征求客户同意后,推荐客户前往最近网点地址现场办理或适度延迟客户经理上门办理时间。目前,已通过客户经理主动抢单处理工单723个。同时,从辖区内各支行选取10名服务态度好、业务娴熟、熟悉城区大街小巷、懂得驾驶轻便二轮摩托车的客户经理作为快贷小哥,配备电动摩托车、安全头盔、便捷背包等装备,组建“金融外卖”骑手小分队,专职做好业务营销和上门服务工作。客户通过二维码扫描、朋友链接分享、营销人员推荐等形式申请办理业务信息后,系统将根据业务工单池中客户填写的预约时间、联系地址,按照就近原则,自动将任务优先分配给附近合适的客户经理,并实时跟踪接单情况,确保任务配送到位。
优化“金融外卖”服务送单
金融服务中心聚焦业务调查、审查审批、业务办理等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材料和审查环节,实现从原来以天为单位的限时服务,缩短至30分钟办理办结,切实提高业务受理效率。在兴义市承包经营停车场的市民张华,因前期支付租金导致后续经营资金短缺。通过线上程序下单后,“金融外卖员”朱某赶到约定地点,不到半个小时便完成了10万元的评级授信,为不能长时间离开停车场的张华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为满足新市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加强客群细分与研究,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6项重点领域,创新打造新市民圆梦贷、新市民创业贷、新市民就业贷、新市民按揭贷、新市民安享贷等产品,为新市民群体做好差异化、定制化产品服务。同时,坚持将“金融外卖”团队打造成一支懂客户、懂业务、懂管理、会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加强业务技能、团队协作等能力培训,定期召开业务复盘会和业务实践讨论等经验分享会。明确并公开“金融外卖员”上门服务流程,根据客户需求、产品类型、风险程度、业务受理流程等确定业务办理办结时限,不断提升“金融外卖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严控“金融外卖”风险护单
金融服务中心根据客户资金需求情况,创新“纯线上普惠授信→线下特征快速授信→培育客户综合授信”授信递进机制,实现产品安全、快速授信。客户经理上门后,第一时间核验客户的身份资料、家庭情况等基础信息,并对微信、支付宝等资金流水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分辨其中是否有听从非法中介的教唆、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非法贷款行为,降低放贷风险。在有效识别客户信息后,对其当前从事的工作和下一步创业、就业打算等进行询问,综合评估客户贷款用途真实性和还贷能力,避免不良贷款形成。截至目前,客户经理通过贷前调查,识别潜在风险贷款68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