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农信答卷:农信黔行 以文化人-凯发旗舰平台
“9个市州审计中心、83家农商行(联社)、2283个网点、2.8万余名农信干部职工全部参加培训,授课170场,整体好评率95.7%。”这是贵州农信“农信黔行·以文化人”金融文化公开课巡回宣讲活动交出的成绩单。
创新载体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今年4月起,贵州农信全面实施“农信黔行·以文化人”行动,让金融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入行,全省农信系统新建或更新宣传栏、广告屏、文化墙共945处,制作发放文化宣传海报等1万余份,编制印刷《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手册》口袋书2.8万册,做到员工人手一册,保证员工学习教育有载体、有抓手,在系统上下形成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浓厚氛围。为让全体员工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省联社结合贵州农信实际,专门成立课程开发组,创新推出“农信黔行·以文化人”新时代金融文化公开课,以故事诠释文化内涵。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贵州农信72年的奋斗历程中挖掘文化故事,从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再到贵州农信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设计主题、编写讲义、拍摄相关视频,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对课件的精心打磨和反复试讲之后,成立5个宣讲组奔赴全省9个市州、84个县(市、区)农商行(联社)分批次开展授课。9月9日,在贵州农信发源地桐梓县,讲课现场座无虚席。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杨松深有感触地说:“文化一旦扎根内心就有了力量。这场公开课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提炼和表达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贵州农信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让我们在享受金融文化盛宴的同时,给人以生生不息、奔腾向前的精神力量,体会到一种发自肺腑的文化自信。”课堂上讲师生动讲解,农信干部职工认真聆听,课程结束后学员踊跃发表学习后的所思所悟,这样热情高涨的浓厚学习氛围在之后每一场公开课上不断重演。
丰富形式根植精神内涵
金融文化公开课用17个视频、8个案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贵州农信“九大行为文化”“五大价值观”主题主线,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与贵州农信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用红军票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什么是“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用农信社成立的初衷是打击高利贷的案例解释了什么是“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用农信社支持关岭顶云经验开创改革先河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是“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用信贷支持黄大发修通大发渠的故事道出了贵州农信“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的立社之本,以及唐宗辅、黄显高、李元碧等老一辈农信人的故事。用时空对话的叙事方式,带领大家穿越历史时空,将“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贵州农信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具象化、故事化,引领全体干部职工感悟先辈思想伟力,凝聚今朝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这样的培训方式太新颖了,用身边的故事精准提炼、生动表达,将抽象的金融文化理念具象化地呈现,让我更深刻地领会到贵州农信‘挎包精神’的内涵,更加明确作为一名农信人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大方农商银行小屯支行行长秦雪芳听完公开课后激动地说。此次公开课进一步增强了贵州农信全体员工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及贵州农信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的理解,增强了作为一名金融从业人员的自豪感,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起攻坚克难、主动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
注重实效激发干事动力
因银行工作性质特殊,课程几乎都是在晚上举行。在铜仁沿河联社宣讲当晚,虽然下着很大的雨,但员工们做好交接班后早早来到了现场,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总结讨论。一些农商行(联社)在课程结束后,趁热打铁,号召在座的领导员工继续开会,深入学习此次宣讲的内容,将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黔东南州施秉联社理事长朱骏在课后用自家宗祠“家谱育人”的精神鼓励后辈农信员工廉洁自律清白做人;黎平农商行董事长覃礼军连听两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告诉员工身体力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传承农信“挎包精神”的重要性,赢得了全体员工的阵阵掌声。“很新鲜,形式很新颖!”“老师,你还要来哦,我们还需要这样的课程。”这是宣讲中老师们听到最多的话。贵州省联社党委副书记姚正强表示,将以金融文化公开课为契机,引导员工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争做凯发旗舰平台的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行为、激励员工的作用,为贵州农信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